gateio快讯

欧洲碳关税倒逼产业升级 中国钢铁企业集体试水氢基炼钢

来源: gate.io官网 阅读量:8094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排放问题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推行更是在全球钢铁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按计划将于2025年12月结束,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意味着对于那些向欧盟出口钢铁产品的国家和企业来说,碳排放将成为影响贸易成本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和出口大国,钢铁行业也因此迎来了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在中国众多钢铁企业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的进程中,宝武集团湛江基地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日前,该基地正式宣布全球首座百万吨级氢基直接还原铁项目成功投产。这座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在绿色转型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该项目有着显著的优势。传统高炉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煤炭等化石能源,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氢基直接还原铁项目采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生产过程中,氢气与铁矿石发生反应,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其主要排放物为水,极大地减少了碳排放。据相关数据显示,该项目较传统高炉工艺降低碳排放高达92%,这一巨大的减排成果无疑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这场被视为“绿色钢铁”的革命背后,实则隐藏着一场残酷的成本博弈。目前,氢基炼钢技术虽然在环保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成本上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氢气的制取、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技术要求高、成本投入大,导致当前氢基炼钢吨成本比传统工艺高出400 - 600元。这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一定的成本劣势。但是,如果将欧盟碳关税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情况则会发生变化。一旦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全面实施,钢铁企业向欧盟出口产品时需要根据碳排放情况缴纳相应的碳关税。这样一来,传统高碳排放工艺生产的钢铁产品出口成本会大幅增加,而氢基炼钢由于碳排放极低,缴纳的碳关税相对较少,出口成本差将缩小至150元以内。鞍钢研究院经过详细测算后显示,当绿氢价格降至18元/公斤时,氢冶金技术在成本上可实现与传统工艺平价,这为氢基炼钢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带来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钢铁产业转型的浪潮中,正催生着全新的商业模式。河钢集团与德国蒂森克虏伯达成的合作协议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份协议中,河钢集团以碳信用额度抵扣部分设备进口费用。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资金成本,还充分体现了碳资产在产业转型中的重要价值。冶金工业规划院的专家对此表示,这场变革意义深远,它将重构全球钢铁贸易格局。在未来的全球钢铁市场竞争中,技术专利和碳资产运营能力或将成为新的竞争壁垒。拥有先进绿色炼钢技术专利的企业,将在技术上占据优势,能够生产出更符合环保标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具备强大碳资产运营能力的企业,则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身的碳资产,通过碳交易等方式降低成本、获取收益。这意味着钢铁企业不仅要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还要重视碳资产的管理和运营,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